NASA探測儀器「鼴鼠」開挖火星表面失敗! 科學家找到碰壁原因

2018年11月,NASA洞察號(InSight)探測器順利登陸火星。它搭載眾多儀器,主要的任務是研究火星深層內部結構。洞察號上的主要科學儀器之一熱傳感物理特性箱(HP3),也叫「鼴鼠」,首要任務是在火星表面挖洞。沒想到鼴鼠開挖不久就碰壁,無法再繼續挖下去了。

 

NASA探測儀器「鼴鼠」開挖火星表面失敗! 科學家找到碰壁原因

 

▼鼴鼠原本要挖開火星地表,並向下打出一個深約5公尺的地洞,來測量火星地質結構導熱、研究火星地質的演化,幫助科學家們追蹤火星上的水與生命體。但火星土壤非常堅硬,鼴鼠從2019年2月28日開始工作,原本預計4小時內錘擊400次、深入火星地下18到50公分,然後冷卻2個火星日後再開工。然而鎚擊不久之後,鼴鼠就在地表下約30公分的地方被反彈出來。

NASA探測儀器「鼴鼠」開挖火星表面失敗! 科學家找到碰壁原因

 

▼NASA原本希望鼴鼠反覆錘擊、推開障礙物,但不起作用。儀器團隊很快找到原因,透過洞察號的機械臂攝影機鑽進洞中查看後,發現鼴鼠遇到了一層厚厚的硬塊狀土壤。探頭與這種土壤缺乏磨擦力,所以無法推進。接下來的2年裡,NASA試了很多辦法,但還是行不通。今年1月9日最後一次嘗試後,團隊終於宣布火星表層開挖任務失敗。

NASA探測儀器「鼴鼠」開挖火星表面失敗! 科學家找到碰壁原因

 

幸好洞察號的另一項主要儀器「內部結構地震實驗儀(SEIS)」還在正常工作,持續收集火星地震數據。自2019年首次發現火星地震以來,已經記錄將近500次地震了。科學家分析這些數據發現,火星地殼比想像中更加乾燥。雖然鼴鼠失敗了,但科學家們還是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,不僅了解了這一區域的土壤,還獲得了操作機械手臂的寶貴經驗,這都非常重要~

 

延伸閱讀:

 

來源:網路資料

更多新聞

© 2024 boMb01 版權所有,非經授權,不許轉載本網站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