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知不覺養出爸寶、媽寶? 10件家長察覺「要練習放手的事」

2019年10月26日

教育小孩是一件任重道遠的事,父母不僅要將孩子養大,還要幫他們走向成熟、真正獨立。下面是10件父母一定要教會孩子的事,在他們成長的過程中,只有解決一個又一個問題,才能產生勇氣、承擔責任~

 

 

 

 

▼放手讓孩子嘗試:不要為孩子做過多他們能力可及的事,穿衣服、繫鞋帶、整理書包…這些事孩子剛開始可能做得一團亂,但耐心一點,他們總能學會。你不可能永遠陪在孩子身邊,他們必須學會靠自己。

 

 

 

▼讓孩子自己選擇:給小孩買衣服、玩具,讓小孩發展興趣愛好時,把選擇權交給孩子。你可以提建議,但不能代替他們做所有的選擇。

 

▼讓孩子自己出門:等孩子長大一些,讓他們自己去上學、自己搭校車。家長接送很安全,但孩子到了一定的年齡,應該懂得遵守交通安全規則。孩子和朋友們一起上學、放學,還能加深友誼呢。

 

 

 

 

 

▼教孩子自控:孩子很情緒化,有時會在公共場所大喊大叫,遇到不開心的事就大吵、發脾氣。家長應該教他們控制自己的情緒,學著冷靜下來解決問題,而不是受情緒制約。

 

 

 

▼教小孩自律:孩子必須知道,有些事情必須做,比如完成作業、整理玩具、睡前刷牙等等。

 

▼讓孩子自己回答問題:學會溝通很重要。成長過程中,家長應該訓練小孩坦然地回答問題,不然他們長大後會因為太害羞,不知道該怎麼跟別人交流。

 

▼解釋前因後果:小孩做錯事時,家長不要急著罵,一定要解釋清楚他們做錯了什麼、為什麼做錯、會導致什麼後果。還要教會小孩下次遇到這樣的情況該怎麼做。

 

 

 

▼讓小孩出錯:家長發現小孩要做一些無足輕重的錯事時,不用急著糾正。讓他們出錯,並從中吸取教訓,這是成長過程中必須經歷的事。

 

▼讓小孩有主見:教會小孩分析問題、做出自己的判斷,並勇敢說出自己的意見,這真的很重要。有主見的孩子不容易被別人影響。

 

▼不要總是把他們當孩子看待:小孩3歲左右,家長就要慢慢讓他們自己做一些事了。隨著年齡的增長,家長可以讓小孩獨立做更多事。這能訓練他們獨立生活的能力。

 

很多父母先入為主,認為孩子太小,什麼都不會,不敢讓孩子嘗試。其實有些時候家長適當放手,給小孩一個親自動手的機會,說不定他們就能還你一個驚喜呢。

 

延伸閱讀:

 

 

 

來源:網路資料